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营销 » 正文

不要混淆互联网+与+互联网

2016年6月18日 22:50:41  分类: 网络营销  参与: 人  点这评论

 最近这一年,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几乎所有的企业张口闭口都在谈互联网+,好像不这样做就显得自己落伍了,传统企业陷入了集体焦虑。这就像十多年前很多企业高喊不触网我宁死的那一幕,人们在热潮中开始大干快上,新一轮的搞运动就这样启动了,因为对于国人来说,几年不搞运动就会痒痒,不折腾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所以我想给大家泼点冷水降降温,因为我个人的座右铭就是换个方向就是第一,不要赶时髦,随大流,要有自己理性的判断。

要知道,互联网+与+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像腾讯这样的企业倡导互联网+肯定是对的,因为互联网公司要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从线上走向线下,打造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链。而对传统企业来说,不能放弃原来的优势去搞互联网,而是以传统行业为基础,去加上互联网,所以是+互联网。我们说奶加上糖是甜奶,而糖加上奶则是奶糖,两者根本不是一码事。

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工具,一个基础设施,不要毫无边际的拔高它,上升到思维的高度,没有人能讲清楚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更没有人能说清楚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一种炒作。众所周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没有人听说过互联网思维,甚至连这个词都不存在,为什么偏偏在中国流行,难道在互联网领域我们真的领先世界了?

确切地说互联网的到来,就像早年的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一样,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这种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进入新的时代。如果一定要上升到思维的话,我想那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即在互联网进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之后,我们的思维方式也要跟着转变,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用现代化工具来提高效率,强化沟通,降低成本。

比如说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寻找信息,从单一信息源获取信息到多渠道对比,从一对一沟通到一对多沟通,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等等。由于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中的标配,所以我们进入了市场经济2.0的时代,过去很多难以解决的地方保护,行业保护问题解决了,消费者真正当家作主了,开始有了选择权。很多垄断行业将被新兴的商业模式所攻克,困扰大家多年的诚信不足问题被评价体系所颠覆,所以说互联网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觉得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千万不要赶时髦,搞运动,非要去搞互联网+,而是在搞清楚自己的发展战略之后去搞+互联网,把互联网当作工具和基础设施来对待。当然,仅仅完成+互联网这个动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硬件没有软件照样不会发挥效益,就像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机场,最大的火车站,却没有世界上最好的机场,最好的火车站,因为大不等于强,也不等于好,仅仅在硬件上有追求是典型的土豪心态。企业必须在各类配套软件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那么配套软件都包括什么?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小众化思维,利他主义,前瞻性矢量,敬畏之心,产品创新。小众化思维与过去30年的大众化思维完全不同,要从为人民服务转变为为部分人服务,有目标客户的概念。利他主义是说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要么提高幸福指数,要么降低痛苦指数,通过帮助别人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明确前进的方向摆脱过去的摸着石头过河,学会从后往前看,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缺什么补什么,懂得系统化思考和剧本化分解。敬畏之心是假定消费者精明,不要忽悠消费者,不要愚弄消费者,老老实实地去经营,相信因果报应。产品创新是摒弃原来的抄袭、模仿、跟随战略,走自己的路,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开发有独到价值的差异化产品。

如果大家喜欢把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简化为互联网思维的话,那一定不是过去的定义,不妨就叫做互联网思维2.0。其实这一切都是发达国家20年前就已经做到的事情,无论是小众化思维,还是利他主义,前瞻性矢量,敬畏之心,产品创新等等,早就深入优秀跨国公司的骨髓,根本用不着喊口号,而是下意识地去做。

相关阅读:

产品的市场调研从哪里入手

我们身边你所不知道的商业秘密

华为管理的成功秘诀

来源:麦谦生博客(微信/QQ号:283648002),转载请保留出处!

本文标签:好文分享  创业  经验心得  营销管理  互联网    

<< 上一篇下一篇 >>

  • 评论(36)
  • 赞助本站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粤ICP备13055439号-1

  • 本站采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 Powered By Z-Blog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