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科技博客
凭借小企鹅QQ,腾讯一跃成为一家覆盖全网用户的门户网站,马化腾也因此获得了成功。但是,只有马化腾自己知道,QQ的诞生并不轻松。
腾讯创业之初的第一项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即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的不亦乐乎。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下,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到了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连天工具——ICQ,并马上意识到这个东西很有前景。OICQ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工具,它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OICQ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时,它就会嵌入Windows系统,成为桌面上的图标。只要用户每次打开计算机,连接上网络,互联网用户就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网并可进行直接交流。
当时,ICQ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马化腾认为可以做PC机之间的传呼机,要知道在当初,别说手机,就是一个BP机,也是很潮流的东西。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在中国可以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信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OICQ是马化腾当年模仿ICQ的一个随兴之作,也是现在QQ的前身。
但是刚开始,这个软件的诞生并没有给马化腾带来多大惊喜。因为,当时像马化腾那样的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几乎遍地都是。当时国内已经有好几款同类软件,只是都没有打开市场,毫无疑问OICQ也没有给当时的市场带来多大的惊喜,马化腾想凭借OICQ赚钱的想法曾一度几乎破灭。
知道1999年,马化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并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满足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
接下来,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这让马化腾在兴奋之余不免担忧起OICQ的生存问题。因为用户量增加,也就意味着不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无奈之下,马化腾到处去蹭别人的服务器使用。
一个产品有前景,可以支撑用户发展,可没有足够的钱买服务器和宽带,这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就算有不错的口碑,可没有资金,也是有力使不出来!根据以为当年在腾讯工作的老员工回忆,1999年11月时公司账上只有1万多元。那段日子对于马化腾来说之一种煎熬。
2000年,进入了OICQ的冬天,也是腾讯的冬天。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支撑不住了。腾讯的高层曾找过中华网、新浪,想以100万出售,可是都被拒绝了。吃了闭门羹的腾讯,坚定坚守OICQ。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AOL公司给腾讯发来律师函。ICQ是AOL的注册商标,因此任何在名称中使用ICQ字样的同类软件都有侵权的危险。AOL要求腾讯吧OICQ改名,为了避免法律冲突,QQ被腾讯高层正式命名为新名字。
好在这个时候,有风险投资公司愿意帮助腾讯在香港上市。一个企业融资,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好项目。但对于腾讯来说,当时是吗,没有资金的,如果一定要见融资的优势的话,那就是数量可观的QQ用户。
风险投资公司的人文马化腾: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说以色列的IOQ卖了几千万美元,可他们的用户才有几个。腾讯现在的用户比他们多很多很多,所以,腾讯是值得这个价钱的。就凭这一番话,腾讯幸运地拉来了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李泽旗下的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
随着全新的QQ 的上市,马化腾的个人身价也迅速飙升。这个由马化腾在不经意间打造的庞大QQ帝国,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方式,电话、手机、E-mail,还有QQ成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必备的联络工具。(目前腾讯跟百度 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巨头)
来源:麦谦生博客(微信/QQ号:283648002),转载请保留出处!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QQ:283648002处理
本站主要为大家提供关于草根创业者、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网络推广等相关的优秀内容资源。
微信/QQ:283648002
邮箱:283648002@qq.com
咨询:有问题,联系QQ